1628年,在荷蘭的特克塞爾,建造了一艘配備24門鑄鐵大炮和青銅炮的大船,起名巴達維亞號。這艘搭載了341名乘員的武裝商船,指揮艦船的是弗蘭西斯科·派爾斯特(外國人名字難記,後面稱呼為船長)。
巴達維亞號復原圖
它滿載黃金和白銀,用於換取殖民地的香料,朝著當時的荷屬東印度,開啟了處女航行。
船上乘員中有一位低級商務員傑洛尼姆斯·科涅爾茲(後面稱呼為大副),他的人生並不成功,人際關係處的也不好,而且隨時可能因宗教問題而被打成異端分子。在這種情況下,他選擇了為東印度公司效力,前往遠東碰碰運氣。
而船上另外有一位弗裡斯蘭人維比·海耶斯(後面稱呼為小海)的閱歷則更加微不足道。他只是一位出身於貧寒家庭的年輕人,因剛剛與東印度公司簽署了為期五年的雇用合同,他作為最下級的士兵登上了這艘船,當時年僅二十一歲。
而這些船員還不知道,接下來他們將會迎來怎樣的厄運!
當巴達維亞號剛剛駛離非洲的開普敦時,大副開始顯露出了他異于常人的野心。他覬覦船上的黃金白銀,故意拉攏船長,合謀吞併財富。在他的策劃下,船長故意將船駛離了原有航道,使巴達維亞號與其他商船失散,落單地漂泊在大海上,以便私吞黃金。
而不幸終於降臨到了巴達維亞號上,在1629年6月4日,這艘迷失在大海上的巴達維亞號,在阿布洛霍斯群島觸礁沉沒,當時船上322人,40人溺水身亡。
倖存者逃到阿布洛霍斯群島的小島上,船長發現小島沒有天然的淡水資源,也沒有足夠的食物,他們兩百多人在這裡就是死路一條。
船長膽怯了,他決定帶著部分高層一起坐著救生船出去尋找一線生機。船長以召集敢死隊名義徵集了三十名高層親信後,把科涅爾茲升為大副,將剩下的倖存者託付給他,自己則前往遠在爪哇的荷屬東印度總部雅加達尋求援助。
剩下的兩百人留在小島上,由於島上可供生存的淡水資源和食物太過匱乏,而觸礁的船裡還有很多黃金白銀,大副本就想據為己有。自私殘暴的大副開始蓄意控制武器和食物。